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492 Following
351 Follower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若非痛苦,无需写作。 ​ 周遭无可诉的时候,文字不仅是载体,也是其创造的结晶。 如若不能为自己和附近留下一些什么,可能就会想要为世界留下一些什么。 相比于前者,后者的痛苦和欲望,自然更甚了。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哈哈哈哈你是肉乎乎那个小哥吗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要控制去分析别人的冲动,把自己当做置身事外的上帝,但自己始终不是上帝,这种自上而下的凝视容易反噬自己。 当然,如果是功利性目的另说,比如迎合流量,服务并娱乐大众,这个方向就不能谈什么个体道德了,理性就是正义理性就是正确。 很难得说,两种都不大想靠拢,但这么下来肯定会搞的自己又说理又神叨的, 相比于此,更想保持说话的状态🗣️,能够持续发声就知足了。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很多的科学结论,都有很大成分的想当然的,无视一些过程中的复杂的细节,只用结果指征现象。 要不怎么说人有人的用处呢,需要具有实践动力的主体配合人工智能,才有更多创造性的可能。 动力最深层次的表达就是情感,而情感是无法被量化和公约化的存在,一旦量化和公约化(心理学效用),那人也就和机器差不多了,创造力也就随之枯竭了。 ai泛滥的最大效用,就是代替人越来越多的行动,进而抹杀这种创造力,使得真正的创造力越来越稀缺。 大部分人,活在信息投喂的虚拟世界里,成为ai不断进化的精神养料, ai,虽然自己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但它却有能力把更多的人变成机器。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为什么我说人工智能ai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 控制论的发明者维纳在后期也写了一本书,叫做人有人的用处。 我想,他大概也是看到了科技领域的狂人主义,那股极端的理想——希望用机器的完美替换掉不完美的人类社会。 然而,哥德尔定理证实形式自身的不完备, 科学主义想要实现理想,只能再造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彻底切断人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emmmm,配合地球生存受限的环境服用最佳了) 把人工智能ai看作信息的量化拓展差不多,它并不会带来新的东西。 基于人类的语言,通过人类集体经验抽象和总结的信息量学习而产生智慧的ai,怎么可能不让人产生一种它也有感知能力的幻觉呢。 就好比调取一段人类过往的记忆片段,而你通过这个记忆片段触发了感知觉, 这种感知觉的反馈,就能证明机器已经拥有超越性的人的意识能力和创造性动力了吗?
2 replies
0 recast
4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其实,不麻烦到大家的行程,也无所谓,但有一次确实被一个妹纸缠烦了,一路都在帮她拍照,虽然美曰互拍,但我根本没有那需求。 于是 我也成为了她行程中的工具人,一切服务于她的宾我形象。 那一趟旅程,让我觉得行尸走肉,无味至极,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心软了。 总言之,过程舒心最重要!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周末报了高海拔徒步团,准备行程中不带手机了,不想被所谓分享欲和展示欲破坏和打断行程的连续性。 那个时刻,只有我和我的附近,与自然的纯粹接触的感觉,不被宾我所绑架。 当然宾我的象征物,可以作为工具,让我通过头脑的想象力,重新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充实自身。 好在团队有专门负责摄像的,这个记录的角色可以不用我们来承担,倒是一个非常友好的游乐体验。 实际上,参加徒步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大体都是愉快的。 偶有一两次不顺心,是遇到过几个年龄相仿的妹纸,全程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走走停停拍拍,一路上的重点,哪里适合拍照出镜,方便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线上社交形象,风景作为手段,服务于ta们的对外的形象展示。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媒介即信息,语言即思想。 就哲学陈述来说,它本身就不是工具,而是思想和内容的实质,那为啥还用它来研究中国文化呢? 两个底色和内容完全不搭杠的玩意儿,非要用一种思想的形式去扭曲另一种思想,难道不算极度无知下的自卑吗?! 西方哲思的起源,思想即内容,思想即实质,这也就导致了手拿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而对易经而言,如果没有人的行动,它就是个工具,没有任何指导和解释的普遍性价值, 也就是说,作为“开放性质”工具说明书,没有异质主体的体验和觉知,只有几个笔画的说明书又能有什么价值呢~ 开放性工具,或许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有时候特烦线上精神人格,只能一天不看任何信息流,纯粹的放空。 当然我大多数时候也是这么干的,尤其状态不好的时候,更容易被影响。 网上的内容,要么就是情绪和观点,看就纯粹图个爽;要么就是夹杂私货和诉求,太过理性而冷血。 当然,我的内容,无非也就是两者中的摇摆。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摘除自己的脑袋,越是沉迷语言的解释,越是容易被语言的黑洞所吞噬。 啊~真他妈的糟透了!!!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工业机械社会仇富,搞阶级斗争。 ​ ​信息网络社会慕强,踩低智神弱。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左派与右派的镜子,正好成为其反向的实操, 左派共产主义精神,被理解为"新人类的开始",但这种思维反而是通过右派的工业全球化实现的(如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 过度追求实在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企图缔造一个拒绝个体的——整体世界。 还是全球化体系下、包含多元文化和社会群体的、但又被资本和权力所控制和操纵的政治经济体系。 其实,过度强调"社会实在性"的思维方式, 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最终都会导向一种否定个体性的"整体主义"。 在这个整体世界中,一切诸众的设想都可以轻松的成为整体含纳的组件。 左右离心的不同,只不过是将“分裂”教条为一种“内化”,而无法看到分裂在纯粹整体中不过是“分化”的象征罢了~
0 reply
0 recast
4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以马斯克和刘慈欣为代表的机械派,大工业时期的浪漫主义,以一种空间量化拓展的方式,寻找一种新的关于未来的“客体代理”, 当然,更加进化的理念是人机共生的赛博格派,以一种主体认知维度拓展的方式探索宇宙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寻求一个人机共存的未来社会。 而另一端,科学主义,征用唯物史观和计算功能主义的铺路,用社会运动轨迹,推理出一个永恒形式和真理。 由此,计算工程已经不再需要创造和定义“客观事物”, 而是要创造一个“engine”,也就是“创造事物的matrix”——一个客观性的系统,模拟自创生的新上帝。
1 reply
0 recast
5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昨天半夜起来上了一个厕所,回到床上忍不住思认知的动力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的来源问题。 一个没刹住车就发散了两个多小时,早上七点再睡着,九点起来送孩子,现在又睡不着了。 现在啥也不想思考了,就放空……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通过理解主体间性,理解未来社会网络组织如何运作。 为什么是理解,而不是行动, 因为关系本体论决定了社会的运动,都是主体间性概念转译下的主导和从属关系。 so,未来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吗? 虽然,是为了群体生活意义的奋斗,但是系统决定了你的创造并不会返回自身,组织意义始终大于个人。 除非开放系统,结合自主技术物的多元体系融合,更有可能拼凑出更多的自主的行动。 记住,不是你为组织而战,是组织与你同在。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本体论永远无法溢出本身,这是一个本质。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很多时候,也隐隐知道。 无论如何,用西方的哲思精神去诠释东方文化的觉察,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但是,还是固执的想要尝试一下, 虽然基底不相通,但能取得一点慰藉,似乎也算暂时的舒缓了。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绝对精神区分内外界限,绝对客体区分存在高低。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知行合一,本质上是「何为认知」的觉察。 更好的类比是具身认知,知行是环境耦合的分疏,合一(认知)是环境耦合的赛博格(具身)。 作为内在心性的良知,是统一知行的觉察,而不是本质。 一旦类比成为本质,物自体作为幽灵,就成了无法融入和解释的来源和追溯。 跨学科的核心,就是把行上/行下作为工具,而不是同类的类比。 如此,才能破除扳手对螺母的依赖。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文明人只奴役文明人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ai带来的价值革命: 从机械工业成本壁垒的制造到信息网络价值基底的创造。 ai在关系网络里,有能力让更多人成为机器,而不是机器成为人。 ai的增强效应,不会带来新东西,却有可能阻塞人类一切行为中的庸常惯习,所带来的创造可能性。 so,ai是对庸常痛苦的诅咒吗?
1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