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529 Following
447 Follower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适度的抽离,需要一定的悟性。 擅长文字的人,一定也知道自己的缺点。 君子慎独,是通过阐发和实践去完善自己,就像儒家的修身养性。 享受孤独,则是把自己献祭于创造,犹如灵魂附体一般,输出那些洞察超前的理论。 就像存在于彼岸的世界,典型如西方的在精神视域超前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往往都得等到死后,其理论和概念,更容易被发掘和弘扬。 我还是想要积极的入世,本着行事著明的实践和正性。 可是一旦身处喧嚣闹市,尤其热闹非凡之时,脑海中的回荡,犹如当头一棒, 一股空虚和落寞之感油然而生,让人不得不清醒的抽离。 究竟是选择「君子慎独」呢,还是「孤独万岁」呢……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b站评论区,看到有人批判「从此君王不早朝」,说是对女性的物化和抹黑。 原诗,确是白居易的夸张比喻,美色哪有那么大的诱饵,女性在历史上又背了多少的锅。 都是权力的武器罢了。 然而,对于那些倾国倾城或貌比潘安的人来说,这句话,似乎又成了预言式的诅咒。 到处都是陷阱,等着ta们去跳, 真掉下去了,旁边者又说,看吧,古人诚不欺我。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最近又消停多了hhh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希腊神话早已不是神话思维下的神话,它是属于神话人类学所谓的原始宗教的初期。 神话中宙斯崛起,赫拉伦为嫉妒的附属品,雅典娜被塑造为男性独立繁衍的象征。 从此,女性从女神降格为女奴,成为男性的附庸。 男人,是一种文化构建,是男权社会的统治工具,而非属于全体男性的利益。 男性,被男人概念所诱惑,被赋予「支配者」的空头支票。 男权文化中的男人,是特权阶层的图腾,而非男性。 就特权的身份图腾来说,它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他们都可以扮演男人的角色。 就像神话中的宙斯,虽然为男性神,但他的权利本质还是统治阶层的象征,与普通男性无关。 现代语境下的“女拳”现象,本质还是一部分人利用性别身份谋求特权和身份图腾,而非挑战结构性的不平等。 就像希腊神话中, 赫拉对宙斯不忠的报复,雅典娜对奥瑞斯特斯...
1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不错,挺喜欢你这ai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文→图→听→视。 图文的空间化思维和视听的时间性情境。 一个主打空间的视觉化延伸,文字的死亡性刻录,对应了空间的深邃和永恒的凝固性。 一个更多保留声音的即时情感,无法被视觉标记和重构的声波存在,需要调用专注感知场景。 任何媒介的提纯和捕捉,都会造成对“时间”体验的损耗。 所有客体化记录,都是对原初经验的再语境化, 所谓"真",取决于媒介特性与接收语境的交互。 这也就是,为什么元宇宙一定会成为现实, 对于文字使命的拮抗,以及即时性情感互动的语境,后人类需要改变表达方式和重构认知结构。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技术的创生,是神话时代的最大恩赐。 西方技术范式将欲望客体化为算法(如追求永生、灵魂数字化),延续人类中心主义的控制逻辑的技术主体化,现代增强技术主义,忽视人之有限性,试图以工具理性逻辑覆盖人文反思。 相比之下,东方“天人合一”的路径,强调技术作为参与性主体,与自然协同演化。 工具的本质是主体,动作作为它的显现,工具本身具备无语义但存意义的原始性,在尚未被理性所介入和属性化之前。 如此来理解主体和主体性, 主体是象征,是被固定动作后的语义,“征”就是对动作的文本化转述。 所谓计算,是动作的拟像,黑箱效应,也就是科学主义用“语义”来拒绝将ANN看成是一个“动作”的拟像。 “象征”,必然会折射出一个绝对孤立的本体。 而主体性是“象”,只会简单的唤起觉察,觉察它就不可能是死的,因而不是可以...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完接着做牛马😭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一点小小观察: 看到一个博主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在网上跟人对线了, 因为ai的泛滥,基本上很难分清对面是真人还是ai,争吵似乎也没有了意义。 看起来好像是好事,互联网少了很多乌烟瘴气。 如果你联系德勒兹的理论来看的话,从ai的出现到泛滥,线上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去主体」的社会,也就是再没有主客体存在地位的争辩了。 那会是什么呢?也就是欲望的解放,带来的差异的释放和无限的生成。 既然人和ai没有了区别,那在一个无限生成的线上领域,人类和ai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或者说,更应该思考,我们相比ai,有什么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方? 或许,借用语言结构主义的分析,如果ai掌握绝对权力,穷尽它的能指网络,让语义彻底失去意义,人类彻底失去存在价值, 反而会更加快速的暴露出系统自身的封闭和不完备,ai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每每想到上班这个词,总觉哪哪都不舒坦。 要说工作和上班的区别, 我理解的工作,应该诞生于工业革命初期,工人通过操作机器来生产, 虽然也有机械成分,但其时的工人在熟悉和调试机器的过程中,对技术物会有一定的熟悉, 有种古代人们耕地劳作,熟练掌握劳动器具的灵动协调感。 而现代的上班,基本就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职位,按部就班的从事工作了。 再联想到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越想越有一种出卖尊严和灵魂的感觉。 鲍德里亚用前现代「被给予的占有」和「被索取的占有」,批判资本主义对交换的异化。 简单来说就是, 前现代社会,如果身处于战争,死亡就是一种「被给予的占有」。 无论是对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而言,都是一种荣耀。因为失败者用死亡换取了尊严,而胜利者积累了威望。 稍微次一点的,可能沦为战俘,成为不...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宇宙就是终极的自指系统。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生活,因为除此之外不会再有生活。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现代性的自我镜像困境~ 1⃣️技术主导下的人类交流逐渐被"人-机"互动取代,主体性面临消解。 数字实证主义盛行导致认知单一化——将复杂社会现象简化为数学模型。工具理性的扩张,使得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不再作为认知工具存在,而是异化为统治逻辑。当复杂性建模被资本收编,其本质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控制术,这将导致"可能性作为形式描述被彻底确定化",成为彻底"封闭的完备系统"。 2⃣️马斯克的末日论话语,本质是技术弥赛亚主义的当代变体。 它既包含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揭露(如AI导致的就业危机),又通过"星际殖民"等宏大叙事转移根本矛盾,这种"主体客体化"的冲动,与西方宗教的启示录传统形成隐秘共鸣:将技术奇点塑造为新上帝,用技术救赎论掩盖社会关系的实质性变革需求。 3⃣️虚无主义的结构性根源在于科技革命与分配机制的断裂。...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这里最后提到了一个认知新物种,我觉得又是理想,无论是从西方宗教的解体,还是宋明时期天人合一的失败尝试来看,这个路线都是不太现实的,终结就是终结,从来没有折中路线。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死亡驱力的本质是突破和重构。 这就是说,「死亡」是生命的奖赏,而不是一种自燃的献祭。 看不懂内在隐喻,通过形式的永恒对抗死亡,最终反而形神俱灭。 我既寻求生存,也接纳死亡。 难道每天醒来的,不是一个崭新的你我吗。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未来的数字生成世界里: 普通人日常所对抗的,大都是算法对人的捉弄和遮蔽。 ai想通过算力的主宰成为新的实体,碎片化数据的集合又承载了人的本真实在, 二者的对抗,终会以算法作为协调的媒介,造成一切皆虚妄的幻觉。 比如:要么ai是实体,人是幻觉;要么人是实在,ai是幻觉, 如此,循环的对抗,直到人类的终结或信息本体论的终结……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看到游神,想起年前我邀同学出去旅游。 商议地点的时候,两个人都很默契,想去一个有年味儿的地方。 不忍吐槽,过年期间的福建,热门城市都挤满了人,走个路都挤的费劲儿。 最让大家兴奋和期待的,就是游神这类活动了。 可想而知,挤都费劲儿,更别说还要举个手机,想到都累。 顶着巨型人偶+酷炫灯光的游神,给人一种强烈的赛博现实的感觉。 这种盛会,反而给人一种宗教和祭祀的在场感。 当然,更多也只是在场感,在场≠参与, 每个人高举手机,走马观花的游览,记录感始终大过参与感。 被手机永恒定格后的游神,更像是自我的一个镜像,更粗暴的说是“我”的自恋显现。 我们似乎忘了原来的初心, 年味儿追逐的背后,人到底想要什么? 喔~是本属于生活的意义感,不只是想要参与,还想要链接。 现代化成熟的商业体,以及分崩离析的原...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可以找个会代码的小哥合作hhh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Aaron|183Aaros.eth🔵🔴 pfp
Aaron|183Aaros.eth🔵🔴
@183aaros.eth
Crypto 从其内在设计来看,本质上是星际间的,而不是局限于国际交易的范围。在此之前,全球化的概念取代了国际化,然而全球化本身缺乏宇宙或普遍的维度。星球化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通用框架的诞生,它不仅强调超越地球边界的扩张,而且强调在单个星球背景下结构的均匀分布(特别是在速度方面 - 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均质)。 这种演进可以被构建为时空经济一体化为主轴的某种惯性延续,链上经济体一类本质,时空框架的演变: 国际化 → 全球化 → 星球化 → 星系级? → 在"星球化"这个概念中,得益于基于链上经济体的经济权普发,经济实体被平等化、原子化了。在这个阶段(作为一种趋势,而非最终结果),经济权利实现了同质化分配,结构实现了均匀分布 —— 无论你是什么,你在哪里,或者你什么时候(参与),即使你是一个人工智能代理、...
2 replies
1 recast
2 reactions

Cherryzhang pfp
Cherryzhang
@cherryzhang
从虚拟偶像到数据人格:超越人类中心的灵魂再编码 一、虚拟偶像向“数据人格”转型的技术趋势 近年来,虚拟偶像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虚拟偶像不再局限于娱乐消费品的角色,而是逐步向“数据人格”方向发展。这种趋势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从单向投射到双向共生 虚拟偶像通过动作捕捉、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了与用户的实时互动。例如,虎牙直播的“电波偶像X”项目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沉浸式互动场景,使粉丝的物理感知与数字存在产生通感联结。 2. 虚拟人格的“可编程性” 用户可以通过编辑虚拟偶像的人设,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自我镜像。这种身份构建不仅满足了情感投射的需求,还成为用户探索数字身份的实验场。 3.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模糊 随着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的形...
1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