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7_lau pfp

leo7_lau

@bitwing

471 Following
123 Followers


leo7_lau pfp
你知道吗? 你或许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粉丝,1000个铁杆粉丝足够了!你愿意成为我的铁杆吗,我愿意成为你的铁杆! @kevin2kelly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2008年提出“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 他认为任何创作者(艺术家、作家、音乐人、创业者等)只需拥有约1000名愿意为你付费的“铁杆粉丝”,即可维持体面的生计。 他常被称为“KK”,《连线》杂志第一任主编;曾担任《全球评论》主编、出版人。KK具有多重身份:作家、摄影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同时还是亚洲文化、数字文化领域的学者,我曾经和他有过交流,非常佩服他的睿智和博学多才。 这些“铁杆粉丝”的特点是: 高度忠诚:认可你的价值,愿意长期支持。 愿意付费:直接购买你的产品、服务或会员资格。 主动推广:帮你传播口碑,带来新用户。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1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leo7_lau pfp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2 replies
0 recast
2 reactions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1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leo7_lau pfp
《疯传》核心内容整理:如何让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 (保持原书逻辑+案例+可操作步骤) 一、为什么有些东西会疯传? 乔纳·伯杰提出 “STEPPS”六大原则,任何符合这些特质的内容都更容易传播。 二、六大原则详解 + 案例 + 操作指南 1. 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 核心:人们分享让自己“看起来更牛”的东西。 案例: Hotmail:每封邮件底部加“免费获取Hotmail邮箱”,用户主动传播(增长3000%)。 特斯拉车主:分享“自动驾驶”视频,显得自己懂科技。 操作: 设计“可晒性”(如独特包装、隐藏菜单)。 让用户感觉自己是“内行”(如星巴克“秘密配方”)。 2. 诱因(Triggers) 核心:高频联想的事物更容易被记起和传播。 案例: KitKat巧克力:广告词“休息时来块KitKat”,绑定“咖啡时间”。 美国大选期间,“拜登”和“油价上涨”被媒体反复关联。 ...
1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leo7_lau pfp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作为投资家的男人) 他第一次听说那个名字,是在伯克利校园里一个下着冷雨的午后。图书馆的暖气嗡嗡作响,十九岁的孙正义——那时还叫安本——正用铅笔在经济学课本的空白处演算着什么。那些数字像一群躁动的蚂蚁,爬满纸页的边缘。 许多年后,在东京六本木的软银总部顶层,当记者问起那个翻译机专利的往事时,他会点燃一支烟,让烟雾在落地窗前缓缓上升。"夏普开出的支票,"他说,"摸起来像一片秋天的枫叶。" (而事实上,那张支票被他锁在抽屉深处,再未看过第二眼。有些东西一旦兑现,就失去了作为梦境的重量。) 1999年,他在杭州一家小公寓里见到马云。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方便面的气味,穿格子衬衫的瘦削男人用蹩脚的英语讲述着"中国黄页"的构想。窗外,西湖的水面反射着碎银般的月光。他签支票时,钢笔在纸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墨...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1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

leo7_lau pfp
3 replies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leo7_lau pfp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leo7_lau pfp
这是金融学家豪斯的书,主要内容: 1. 人性的永恒规律 恐惧、贪婪、短视、从众心理等驱动着人类的经济行为,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改变。 人们总是高估短期变化,低估长期趋势(如技术革命、市场周期)。 2. 风险的本质 最大的风险往往是那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因为人们不会为之准备(如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人性的反应模式会(恐慌、过度自信、事后归因)。 3. 财富与成功的真相 真正的财富积累不在于高智商或复杂策略,而在于耐心、节制和复利。 大多数“一夜成功”的故事背后是长期积累 + 运气,但人们只看到结果。 4. 历史循环与未来预测 人们总以为“这次不一样”,但经济周期、泡沫破灭、社会动荡的模式始终相似。 预测未来是徒劳的,但理解不变的人性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知。 💡 关键观点(金句...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