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 pfp

yangxia

@yangxia

0 Following
68 Followers


yangxia pfp
看了晚点介绍柠季老板去美国开店的感受, 又累又烦,干劲还十足, 让洋人喝上奶茶,这事儿是多大的福报? 转手去搜了一下海外奶茶市场的一些情况。 按照规模来说,发源地台湾所在的亚洲 肯定是茶饮重镇,第一大市场, 巴西、韩国、印尼、中国紧随。 bubble tea(boba)/奶茶/木薯茶, 预计23-27年能增长到43亿美元规模, 第三方预估的全球CAGR在7-8.5%。 而美国市场有9.5%,高于其他,北美能占到收入的近4成。 截止23年,美国奶茶市场规模24亿,其第一家奶茶店开于1993年的波特兰。 欧洲渗透非常快,剑桥遥遥领先, 英国有1480多家奶茶店,预计未来十年增长200%多。 红茶是外国人的最多选择,果茶最受欢迎, 芋头、抹茶、经典口味流行甚广。 外国人一边非常在意奶茶的卡路里,又豪爽的双倍加甜起步,泰国人均六杯一个月。 一杯普通大小奶茶售价3-5美元,85%...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yangxia pfp
加密货币是无中生有, 凭空创造无担保的「信用」。 信用即是需求与生产力的催化剂。 加密资产规模膨胀, 促进标价的稳定币规模增长, 稳定币与美债储备挂钩,进一步支撑债务规模的增长可能性。 主要经济体的传统信用,被基础需求深度挖掘,以债务形式提前透支。这类信用资源,自古以来是被主权强监管的「核心战略资源」。 以crypto为代表的新兴信用创造技术, 脱离了吃穿住行的基本面「硬」需求, 从组织、梦想、文化等「软」需求层面挖掘, 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信用动力。 懂王班子以稳定币挂钩美债,试图用新兴信用解渴传统信用,东水西调,南电北送。 不说一定会成功,却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甚至给走上「歧途」,试图革传统金融饭碗的加密行业,指明了前景广阔的新道路。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有的老板把员工当兄弟, 有的老板把员工当研究对象。 梁建章是后者,关心大家生孩子找工作, 学术型老板,深造回来力挽携程狂澜之余, 不忘发paper。 继灵活办公提高效率发现后, 梁博士又出一篇登上JHR, 直指「大学扩招导致年轻人的工资溢价下降,资深员工学历溢价上升」, 大学生增加3.2x,岗位仅增加1.8x。 在教育程度与劳动经验二维建模下,解释工资的「新人跌、老人涨」现象, 产业转型期需要高学历+经验组合, 扩招期的供给是高学历+低经验, 「经验」成为了溢价的分水岭,企业打出 「应届生,3年以上经验」此类妖魔化要求也就不是笑话了。 短期扩招冲击了产业供给,短期过剩,年轻人的待遇取决于同届生的数量和企业的初级岗位需求。 经济转型期意味着初级需求下降,中高级需求增加,一句话「企生我未生,我生企已老」。 但长期深...
0 reply
0 recast
4 reactions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1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0 reaction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

yangxia pfp
1973年,美东石油危机,油价飙升,美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限制汽车排量,当地消费者转向经济车型。 彼时,具备CVCC技术,满足新规的车企只有来自日本的两家:本田和东洋工业(马自达前身)。 日车在70年代产量占到全球25%,同期底特律三巨头主导美国75%的市场,进口日车关税仅2.5%。 随着性价比高的日车热销,眼看形势不妙,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施压政府,进行反倾销调查。 为安抚选票重镇,美日谈判,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同时意识到后续重锤,80年代,以本田为带头大哥,日本车企开启大规模赴美建厂。 杀入腹地的日车,到90年代已经占到美国3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期三巨头则下降到6成,当然也给当地创造超过6.4万个岗位。 如今,日本汽车已经与美国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占到销量的40%以上,老三巨合计份额3成出头,加特斯拉不过4成。 新三巨头成...
0 reply
0 recast
3 reactions

yangxia pfp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

yangxia pfp
这篇2020年3月发表在《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上的研究, 以《Are tariffs bad for growth? Yes, say five decades of data from 150 countries》为题, 通过151个国家,1963-2014年的数据, 来自3国的4位经济学家与官员合作,一番复杂的计量经济方法计算后,试图严谨的回答这个「关税争议」的老问题。 最后的结论: 关税的确对GDP增长有负作用,每提高一个标准差(约3.6%),会在第五年后统计显著性得使GDP降低约0.4%… 截止周五,特朗普二进宫来平均提高了19.3%的关税,超过5个标准差。市场对这系列超宏观举措的定价,反映到资产层面,一周一天反弹就说结束,未必过于乐观。 有趣的是,这篇研究就挂在US政府网站上…而川普班子是不是觉得,反正四年后撂挑子了,第五年才显现,可以deny everything…
0 reply
0 recast
2 reactions